父亲节

“迪奥们”为何总是明知故犯?

By:麻辣鸡
2021-11-23 10:10:03
0 0

大人,时代变了。

一副十年前的摄影作品将摄影师陈漫和奢侈品品牌迪奥齐齐送上了风口浪尖。

一开始,争议还只是围绕该作品本身的美观而展开讨论的,毕竟,多数国人都无法欣赏这样的“艺术”。

图中模特额头上粘着油腻腻的刘海,形似中国古代妇女的发髻上插满了小花作为装饰,眼神阴森鬼魅,手指上还戴着宫斗剧中嫔妃所戴的指套。这样扮相诡异古怪的模特双手捧着一只奥戴妃手袋出现在人们眼前,宛若一碗“四不像”的大杂烩,实在是不知道该从何下嘴。

很快,随着网友重新翻出陈漫于2012年为《i-D》杂志拍摄的《中国十二色》系列照片,公众对该事件的争议从审美差异上升到了丑化亚裔女性形象的高度,陈漫被指“迎合西方审美对亚裔族群的刻板印象”,即在与国外品牌和杂志合作时,出镜的似乎总是“眯眯眼”的模特,且画风也大多是阴暗诡异的风格。

奢侈品品牌在广告中选用“眯眯眼”模特来表达中国文化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每次都能引起轩然大波,但还是有品牌前赴后继地前来“踩雷”。

近几年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8年杜嘉班纳《起筷吃饭》的广告片以及后续的一系列风波导致品牌在中国遭到抵制。依旧是昏暗的背景加上小眼睛模特。

Prada的春节广告,画面基调阴郁灰暗,与中国人热热闹闹的春节氛围一点都不沾边。

Burberry的春节广告同理,春节宣传片活生生拍出了宅斗既视感。

Zara彩妆新品宣传图,因选用小眼睛且有雀斑的模特被指丑化亚洲女性。

从杜嘉班纳广告到此次迪奥艺术展引起的风波,几年来的失败案例层出不绝,每次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和广泛热议,中国消费者的“雷区”也很明确了,但很显然,这些品牌的市场部工作人们仿佛集体断网了一般,从不总结前任留下的经验教训,给出来的答卷依旧是那些不受国人待见的老三样,很显然,以上宣传图中的形象及其传达的信息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只是西方文化里陈旧的刻板印象。

那么为什么已经有前车之鉴了,还是有这么多品牌要“以身试雷”呢?在我看来,刻板印象与品牌天生自带的傲慢两点原因是相辅相成的。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当一个基层打工人根据舆情和自身经验判断做了一份方案,没有选用眯眯眼模特,也没把广告基调调成鬼魅氛围,选择了符合大众审美的帅哥美女,广告基调明亮活泼。这样的提案被递交给上级领导,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对话呢?

高管:“嗯?这是什么玩意儿?一点都不中国啊。中国人不都是眯眯眼吗?”

打工人:“emmmmmm,并不是,以前那些宣传图中国消费者现在不接受了......”

高管:“你觉得你比我更懂时尚吗?我们是世界闻名的奢侈品品牌,我们就是为了引领时尚而生的,不是消费者喜欢什么我们就要生产什么,而是要用我们领先全球的独特品味来提升他们的审美。去,立马把找几个单眼皮小眼睛的模特,把画面弄暗一点,再暗一点。”

以上对话纯属脑补,否则的话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些明眼人一看就觉得不合适的作品是怎么经过层层审核被呈现在中国消费者眼前的。

今天下午,陈漫与迪奥官方同时发布了声明。

时代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准和审美都在不断跃升,在输出中国文化方面,品牌方们也需要及时迭代,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Tags: 迪奥 陈漫 Dior

相关推荐换一批

  • loading...

  1. 下次自动登录

    注册

    第三方登录

  2. 下次自动登录

    注册

    第三方登录

注册

已有账户?立即登录

第三方登录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忘记密码